刚才看到翡翠台新闻,报道:香港市面多款香脆零食被验出含可致癌物“丙烯酰胺”,消委会表示,一般含丰富碳水化合物和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被高温加热时会产生“丙烯酰胺”,但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由于难以统计丙烯酰胺要到哪一个浓度才会致癌,所以难以订立安全标准。
百度了一下,原来02年外国已经从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验出这种致癌物。丙烯酰胺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加热(120°C 以上)烹调过程中形成。140-180℃为生成的最佳温度,而在食品加工前检测不到丙烯酰胺;在加工温度较低,如用水煮时,丙烯酰胺的水平相当低。水含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烘烤、油炸食品最后阶段水分减少、表面温度升高后,其丙烯酰胺形成量更高;但咖啡除外,在焙烤后期反而下降。
各位看完以上信息,以及加上你个人的认识,你觉得“丙烯酰胺”会对未来烘焙业的发展怎样的影响?针对“丙烯酰胺”,你对烘焙业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