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
(一)小麦的分类
全世界的小麦品种繁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
1、产地:我国北方小麦,南方小麦,美国小麦,加拿大小麦,澳州小麦等。
2、表皮颜色:分红麦、白麦及混合麦(即花麦三种)。
3、播种季节:春麦和冬麦,春天播种秋天收割的小麦称为春小麦,秋天播种第二年夏天收割的小麦为冬小麦。我国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冬小麦颗粒大出粉率高且面粉的质量好。
4、角质含量:小麦横截面呈玻璃质状半透明的角质超过50%时的小麦为硬质小麦。其截面大部分呈白色粉状,角质含量小于50%者称为软麦。通常小麦的角质含量高,其蛋白质含量亦高。
(二)质量标准
各类小麦按容重分等级,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1、表1-2、表1-3(小麦及面粉国家标准GB-1351-86)。
1、北方冬小麦质量指标见表1-1。
表1-1
容重(g/l) | 不完善粒 | 杂质(%) | 水份 % | 色泽、气味 | ||
等级 | 最低指标 | 总量 | 其中:砂物质 | |||
1 | 790 | 6.0 | 1.0 | 0.5 | 12.5 | 正常 |
2 | 770 | |||||
3 | 750 | |||||
4 | 730 | |||||
5 | 710 |
2、南方冬小麦质量指标见表1-2
表1-2
容重(g/l) | 不完善粒 | 杂质(%) | 水份 % | 色泽、气味 | ||
等级 | 最低指标 | 总量 | 其中:砂物质 | |||
1 | 770 | 6.0 | 1.0 | 0.5 | 12.5 | 正常 |
2 | 750 | |||||
3 | 730 | |||||
4 | 710 | |||||
5 | 690 |
3、春小麦质量指标见表1-3
表1-3
容重(g/l) | 不完善粒 | 杂质(%) | 水份 % | 色泽、气味 | ||
等级 | 最低指标 | 总量 | 其中:砂物质 | |||
1 | 770 | 6.0 | 1.0 | 0.5 | 13.5 | 正常 |
2 | 750 | |||||
3 | 730 | |||||
4 | 710 | |||||
5 | 690 |
4、小麦粉按加工精度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下表。
表1-4
等级 | 加工精度 | 灰分,% (以干物计) | 粗细度% | 面筋质,% (以温重计) | 含砂量 % | 磁性金属物 g/kg | 水份 % | 脂肪酸值 (以湿基计) | 气味 口味 |
特制 一等 | 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粉色麸星 | <0.70 | 全部通过CB36号筛,留存在CB42号筛的不超过10% | >26.0 | <0.02 | <0.003 | 13.5 ±0.5 | <80 | 正常 |
特制 二等 | 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粉色麸星 | <0.85 | 全部通过CB30筛,留存在CB36的不超过10.0 | >25.0 | <0.02 | <0.003 | 13.5 ±0.5 | <80 | 正常 |
标准粉 | 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粉色麸星 | <1.10 | 全部通过CQ20号筛,留存在CB30号筛的不超过20.0% | >24.0 | <0.02 | <0.003 | 13.5 ±0.5 | <80 | 正常 |
普通粉 | 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粉色麸星 | <1.40 | 全部通过CQ20号筛, | >22.0 | <0.02 | <0.003 | 13.5 ±0.5 | <80 | 正常 |
注:(1)、特制一等、特制二等和标准粉的加工精度,以国家特订的标准样品为准。
普通粉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2)、粗细度中的筛中剩余物,用感量1/10天平称量不出数的,视为全部通过。
(3)、气味、口味:一批小麦粉固有的综合气味和口味。
(4)、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现时我国很多面包厂已生产了专作面包用途的高筋粉如广东的“红牡丹”、北京的“强力粉”,“富强粉”及专作糕点用途的低筋粉,如广东的“白玉兰”。
(三)小麦及面粉的成份(百分比)
小麦 | 面包粉 | 糕点粉 | |
水份 | 14.5 | 12~13 | 12~13 |
蛋白质 | 11~14 | 11~13 | 7~9.5 |
碳水化合物 | 69~72 | 74~76 | 75~77 |
脂肪 | 2 | 1~1.5 | 1~1.5 |
灰份 | 1.8 | 0.5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