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技术问答圈

如何鉴定面粉质量及鉴定面粉质量的四要素

29629

本帖最后由 任玉奇 于 2011-7-28 22:54 编辑

一、白度对面粉质量的影响因素  A、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体来讲,我国小麦主产区集中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几省。由于地域自然条件及农业种植结构的原因,从北到南,面粉白度越来越高。这主要是由小麦品种决定的。有的产地是硬胶质麦,有的地方逐渐演变成软粉质麦。所以,有的面粉天然的就比别的白。在添加同样剂量的增白剂的情况下仍然是软粉质的白。 同样是北方的面粉厂,收购的原料也不尽相同,由于市场上硬质小麦比软质小麦价格高,许多面粉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低价收购软质小麦,甚至从别的产地调运软质小麦参兑当地小麦使用,一方面降低了成本,一方面提高了面粉白度。同时也影响了面粉的口感和气味。
  B、加工工艺的影响
       面粉在加工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麸皮细屑进入到面粉当中,加工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面粉的白度。早期的沙克龙制粉方法由于粉路短,又要照顾出粉率,只能是强制出粉,造成面粉中麸星较多,影响粉色。 另外面粉过细,会造成研磨强度过高,表面上,面粉白度高了,但是作出来的食品白度反倒会下降。原因是过度的研磨,造成麸皮细到了肉眼无法分辨的程度,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与面粉之中,一旦用于加工,立刻显露原形。
  C、出粉率的影响
我们在终端购买的面粉,比如说特二粉,其实是一种混合面粉,是所有前路,中路,后路面粉的混合体。宏观上来讲面粉加工中的前路面粉主要成份是小麦麦心部分的,中路面粉的成分主要是小麦胚乳的大部分。后路粉则是很多靠近小麦表皮部分的糊粉层。理论上讲,前路面粉因为研磨次数少,与麸皮混合的几率要小,面粉就白一些,后路则反之。所以,麦心粉的白度就会比特精粉白,特精粉的白度会比特一粉白。
  D、面粉添加剂的影响
增白剂是一种面粉行业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作用是漂白面粉。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过氧化苯甲酰”(含量为28%)的强氧化剂。作用机理是在短时间内氧化分解掉面粉中的叶黄素,从而达到漂白的作用。未添加增白剂的面粉颜色是黄白色的,颜色较亮,添加增白剂后,颜色变成惨白色。国家制定的添加标准为万分之二,但一些厂家为了增加白度,擅自增大添加量。以特二粉为例,面粉出机白度在78度左右,添加万分之二增白剂氧化后的白度可达到81度,添加万分之四增白剂氧化后的白度可达到82---83度。增白剂的使用使人们满足了对食品美观的需要。同时也破坏了面粉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叶黄素中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如类胡萝卜素,是合成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的原料。叶黄素被破坏后会直接导致如维生素A,B1,B2,B6,C,叶酸,尼克酸等许多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缺失。尤其是超标使用增白剂,面粉中的苯甲酸(防腐剂的主要成分)含量较高,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
  二、筋度与口感对面粉质量的影响因素
  A、 小麦品质的影响
       小麦的品质对口感的影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北方的硬质麦,因为面筋含量高,面筋质量好,口感就很好。硬质小麦产量比软质小麦产量略低,许多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即使在鲁西北地区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喜欢种植软质小麦,同样,很多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也收购软质小麦参兑硬质麦一同加工。
  B、 加工工艺的影响
       在面粉的加工过程中,很多因素能够影响面筋与口感。首先,为了追求利润,提高出粉率,许多厂家压紧磨辊轧距,强制出粉。造成磨辊温度过高,烫伤面筋,这样的面粉,柔韧性很差,面制品发脆,容易破裂;强制出粉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大量的,肉眼看不到的麸皮细屑在面制品的加工过程中,会刺穿面团中的微气室,造成面团塌瘪,俗称死面,也是非常影响口感。
  C、 出粉率的影响
        前路粉的面粉柔韧性比后路粉好得多。如果在后路粉中超标添加增白剂冒充前路粉,虽然白度上去了,但是口感绝对是不一样的。
 三、气味对面粉质量的影响
  A、小麦品质的影响
       正常的面粉气味是一种浓的麦香味。影响面粉气味主要取决胜于小麦储存的年限:在符合国家小麦储存条件下,三年以内的小麦内在品质方面还是可以的,不过还是越新的小麦麦香味越浓。新鲜小麦不管是气味还是营养,都是比较好的,小麦随着储藏时间的推移,其内在品质会越来越低,生物酶活性也会降低,蛋白质质量也会下降。尤其是储存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小麦发热会导致小麦丧失大部分营养成分。酸败值高后会形成一股“哈”味。由于国家每年都要轮换一批小麦,部分保管不善的编制小麦以低价流入市场,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也选购一部分陈化小麦。这样的小麦加工成的面粉根本没有麦香味。
  B、 加工工艺的影响
       加工工艺对面粉气味的影响相对来讲要弱一些,主要是指过分压紧磨辊轧距,强制出粉,造成磨辊温度过高,烫伤面筋,这样的面粉,白度,口感气味都受影响。

  鉴定面粉质量的四要素
  1、色泽鉴别法 进行面粉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应将样品在黑纸上撒一薄层,然后与适当的标准颜色或标准样品做比较,仔细观察其色泽异同。
   优质面粉:呈白色或微黄色,不发暗,无杂质的颜色;
          次质面粉:色泽暗淡;
          劣质面粉:色泽呈灰白或深黄色,发暗,色泽不均。
  2、组织状态鉴别法 进行面粉组织状态的感官鉴别时,将面粉样品在黑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有无发霉、结块、生虫及杂质等,然后用手捻捏,以试手感。
  良质面粉:呈细粉末状,不含杂质,手指捻捏时无粗粒感,无虫子和结块,置于手中紧捏后放开不成团;
  次质面粉:手捏时有粗粒感,生虫或有杂质;
  劣质面粉:面粉吸潮后霉变,有结块或手捏成团;
  3、气味鉴别方法 进行面粉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取少量样品置于手掌中,用嘴哈气使之稍热,为了增强气味,也可将样品置于有塞的瓶中,加入60℃热水,紧塞片刻,然后将水倒出嗅其气味。
  良质面粉:具有面粉的正常气味,无其他异味;
  次质面粉:微有异味;
  劣质面粉:有霉臭味、酸味、煤油味以及其他异味;
  4、口感鉴别方法 进行面粉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少量样品细嚼,遇有可疑情况,应将样品加水煮沸后尝试之。
  良质面粉:味道可口,淡而微甜,没有发酸、刺喉、发苦、发甜以及外采滋味,咀嚼时没有砂声;
  次质面粉口感:淡而乏味,微有异味,咀嚼时有砂声;
  劣质面粉口感:有苦味,酸味,发甜或其他异味,有刺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