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灵宝,至今仍保留着过年“做喜糕”的民俗。“喜糕”蕴着“喜气洋洋步步高”的好口彩,是过年的必备品,也是嫁娶媳妇时的重要礼物。早在宋代就有了“喜糕”的雏形:妇女们用白面捏出各种动物的造型,装饰在糕点上。由此,逐步发展成了一种饮食文化,亦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工艺美术。
为了给在上海的女儿送上一份独一无二的新年礼物,韩敏霞女士特地在函谷关附近找到资深的糕饼师傅,完成了这个直径60厘米、高30厘米的大喜糕。白白圆圆的喜糕上各种有吉祥寓意的面花五彩纷呈:百鸟朝凤、百花朝阳、凤凰戏牡丹……每一枚小小的面塑都饱含了母亲的祝福。只是,这么漂亮的喜糕,谁舍得吃呀?
举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