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危机,积极应对者能“危中寻机”。眼下,中国餐饮业就有一个逆势扩张的例子。前不久,叫板麦当劳的“红高粱”再次挑起快餐土洋之争。
中国作为餐饮文化大国,遭遇麦当劳们的横扫确实让人颜面无光。眼下,大中城市落成的大型购物中心或商务大厦,很多都是以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三剑客”进驻为卖点。甚至,有城市还将麦当劳、星巴克进入视为国际化的标志。在某种意义上,洋快餐的成功已不单单在饮食领域。就拿延续了快二十年的土洋快餐竞争来说,洋快餐的优点并不只是工业化生产,假如我们的目光还只是停留在生产环节,中式快餐仍然难以叫板麦当劳。说白了,汉堡卖的是“文化馅”,工业化生产只是手段而已。“红高粱”的河南烩面当年就没有撼动麦当劳,眼下的重整旗鼓,恐怕仍难逃炒作之嫌。
洋快餐卖的不是美食,只能说他们代表的生产方式迎合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麦当劳们已经超过餐饮范畴,在发展中国家成为对欧美文化的尝试和体验场。翻看汉堡的核心,其实是一种工业化文化。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主打产品是什么?一块面包夹块牛肉叫“汉堡包”,面包牛肉多加一块芝士叫“芝士汉堡”,面包夹炸鸡腿叫“鸡腿汉堡”,面包夹猪肉叫“猪柳汉堡”,面包夹炸鱼叫“鱼柳汉堡”,三块面包夹两块牛肉叫“巨无霸”,和炸鸡块薯条连同汽水叫“外带全家桶”……总之,作为基本配置的面包,加了不同的馅就成为不同的产品,并且产品可以预先按程序加工成半成品。在大厅吃可以,用袋子装上拎走也很方便,叫外卖送到的和在营业厅吃到的质量没有差别,所以麦当劳经营者称“除了每家窗外的景色不同,世界上每家麦当劳都一样”。而同为国际快餐著名品牌肯德基,与麦当劳大同小异。世界上另一快餐品牌——意大利比萨,原理也基本相同,一块面饼,配不同的馅烤出来,成为不同的产品,可以有烟肉比萨、红肠比萨、海鲜比萨、水果比萨、芝士香草比萨……外卖品质与堂食没有差异,并且易于外送。
###NextPage###
总结“三剑客”的制胜法宝,共同之处是:产品可工业化制造、携带外出方便、外卖品质不变。然而,中式快餐眼下看重的,却仅仅只有第一点。
就拿欲与洋快餐一争高下的“红高粱”来说,主打产品是河南烩面,基本上是只能堂食不便外卖,而且每个师傅做出来都不相同;深圳的知名品牌“面点王”,产品线拉得很长,粥、粉、面、水饺、蒸饺、包子、凉菜样样齐全。从管理学角度看,产品线长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并且不能实现工业化预先操作,也不便于携带及外卖,这就注定了中式快餐不能用工业化预先制作来提高效率并且保证出品质量。因此,在工业化生产上试图超越汉堡们,中国快餐先天不足。
按工业化预生产的标准,中式快餐非要“叫板”洋快餐也不是没有切入口。这个切入点就是包类食品。产品可以预先制作,可肉可素可海鲜可甜可咸,馅料不同就形成不同的产品,台湾的“鼎泰丰”已经成为一个中式快餐模型,只可惜“鼎泰丰”走的是高档产品路线,没有打算走大众化的道路,但借鉴洋快餐的经营手段,采用工业化管理的方式,包子这样的中式快餐更符合中国人的胃口。
叫板洋快餐,需要勇气,但更需要底气。先要认清需要在何处着力,中式快餐才可挑战洋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