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伊莎莉卡烘焙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烘焙圈 » 开店交流圈

双黄白莲蓉月饼 广式月饼的巅峰之作[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05-23 17:40 | 收藏本帖
1335 1





        双黄已然精巧,莲蓉更添风月。双黄白莲蓉月饼,广式月饼的巅峰代表,工艺冠绝国内,市场份额占广式月饼的70%,而广式月饼占到全国月饼市场80%的份额,是广州原创的骄傲。
        双黄纯白莲蓉月饼是广式月饼中最受欢迎的一款,也只有双黄纯白莲蓉月饼才能与传统的中秋佳节相得益彰。



        1、广州酒家集团旗下的利口福食品厂一直坚持着自己从材料采集到月饼制作的完整月饼生产体系。



        2、亲临第一线,正在甄选莲子的利口福食品厂总经理吴家威。
        3、木制月饼模子,这是工业化生产月饼之前的重要工具。



        4、颗颗红亮通透的精挑细选出的咸蛋黄。

        双黄白莲蓉月饼,广式月饼的巅峰代表,工艺冠绝国内,市场份额占广式月饼的70%,而广式月饼占到全国月饼市场80%的份额,是广州原创的骄傲。
        据相关统计,广式月饼占全国月饼总销量的80%以上,而双黄纯白莲蓉月饼又是广式月饼中最受欢迎的一款。匪夷所思的新式月饼纵然夺人眼球,源远流长的双黄纯白莲蓉月饼却似乎与传统的中秋佳节更加相得益彰。许多人接触广式月饼,从双黄纯白莲蓉月饼开始,到最后又回归到双黄纯白莲蓉月饼上。经典并非时间酿造,传统更非年岁累积。故此,双黄纯白莲蓉月饼才成为了广式月饼发展历程的一个耀眼符号。###NextPage###

        千年的滋味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一首味道浓郁的地水南音,虽然在大街小巷里已不容易听到了,但这首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的《客途秋恨》,却在不少广州人的心里留下不可忘怀的印记。年轻人不太爱粤剧,就像有些小朋友不爱吃芫荽和葱一样,但随着年月的增长就不会抗拒这种伴随着他们成长的东西。笔者好友的女儿,不爱吃月饼,特别是莲蓉月,因为她看见咸蛋黄便会起鸡皮疙瘩,但爱吃咸蛋的大有人在。世间万物,喜欢跟不喜欢可能都是因为某一个特点。
        在中秋佳节前后,拿月饼与佳茗共品,是广州人的习俗。以前物资紧缺的时候,过节宰鸡蒸鱼已是乐事,在中秋还有芋头焖鹅、柚皮煮鱼肠,和应节的月饼,则更为难得。年轻时住在西关的宝源路,中秋佳节围台赏月,是每家每户在自己天台上的指定动作。忘不了那时的田螺芋头粥,因为它是“开局”(私人粤剧聚会)后的消夜。月饼多是豆沙或豆蓉,在那时,双黄莲蓉月是奢侈品,不像现在只是一种道具,相互送礼。
        双黄莲蓉月是广东月饼的主要品种,但五仁月饼也不乏捧场客,大部分的原因是味道上的喜爱。五仁月饼甘香,后味流芳。而双黄莲蓉月则是香滑,莲味突出。在月饼工厂里,就会一目了然莲蓉的做法。其实莲蓉最简单不过,只需要莲子、糖、油组合,但就是这几样东西却有千变万化的口感。所以做莲蓉的老师傅不怕告诉你分量,因为当中很多就是经验了。湖南产的“湘莲”是莲蓉的主料,以原粒老身的为佳,因为这种莲子含有更高的淀粉,与油融合后,与普通货色就有明显的区别。用添加剂炮制的莲蓉,可以用半粒状的莲子,在吃时会有一股杏仁味,缺乏莲子和花生油配合的甘香、软滑,不可与原粒莲子制作的同日而语。
###NextPage###

        外国人不了解我们的月饼,顶多是把月饼作为一种中式甜品而已。尤其是月饼里的蛋黄,近年更是引起了不少的风波。他们对月饼的了解程度,等同于国人对葡萄酒一样,葡萄酒在圣经里出现过五百多次。但外国人如果听一下嫦娥和射箭高手后羿的美丽而又动听的爱情故事,他们吃起月饼来就会更有滋味了。
        翻阅资料,广式月饼在上世纪的四十年代,莲蓉月饼只有一个咸蛋黄,被雅誉为“宝鸭穿莲”,到了五十年代,广州莲香楼推出双黄莲蓉月,香港在六十年代才时兴这种做法,而在七十年代创意出来的白莲蓉月,就成为了今天莲蓉月饼的代表。
        时至今日,月饼已变成了节日的符号。它虽是不可或缺的应节美味,但在商业社会追求高价值产品的风气之下,像鲍鱼、鱼翅等月饼在市场上先后出现,如果黄金可以吃的话,一定会有黄金月饼。但在广州人的骨血里,双黄莲蓉月才是自己的一部分。

[ 本帖最后由 于 2025-07-16 01:45 编辑 ]社区服务, 会员, 功能
举报
分享到:
  • 支持楼主,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