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伊莎莉卡烘焙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烘焙圈 » 开店交流圈

“健康加文化”成为糖果业的新卖点[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05-24 13:00 | 收藏本帖
869 0

日前,记者从有“中国第一糖”之称的“大白兔”奶糖新品推介会上了解到,低糖份、低甜度、高鲜奶含量和一定的文化色彩,是如今糖果业的新卖点。
  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健康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糖份的摄取不再是以补充营养为目的,而是以是否有益健康为标准。近年来,诸多种类的糖果均因含有较高的糖份,或者添有合成香精、色素等非天然辅料,容易造成食用者血糖高、发胖、伤牙,而被归入少吃为妙的食品行列。
  正因如此,现在糖果业的新卖点已变成了“健康加文化”。譬如销售量一直在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之首的“大白兔”奶糖,在品质上创新配方:一是大大降低糖份含量和甜度,二是一切采用纯天然用料,拒绝香精和色素,靠提高炼乳、奶油和鲜奶的含量来增加奶味。其鲜奶含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10%。籍此,“大白兔”奶糖在全国各地,尤其是江、浙、沪一带十分畅销,在近日的定货会上一次就拿下5000万元的合同定单。
  除了品质有益健康外,现在的糖果在包装和广告上也大有讲究。据了解,现在健康、自然和文化的文章做得足的糖果比较好卖。


    糖果出台新标准

    强制性《糖果》行业标准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
    《糖果》行业标准共分9件,2件为制定,7件为修订,其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新制定的《糖果分类》为全文强制性的行业标准,规定了糖果的术语和定义、类型、适用于管理部门、检验机构、糖果行业、食品企业划分糖果的类型。
    新制定的另一件强制性行业标准是《压片糖果》,规定了压片糖果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修订的7件强制性行业标准分别代替1992年版本,这些标准为《硬质糖果》、《硬质夹心糖果》、《乳脂糖果》、《凝胶糖果》、《抛光糖果》、《胶基糖果》、《充气糖果》。
    目前,糖果的全球年人均消费量为3公斤左右,而我国只有0.8公斤。即将实施的《糖果》行业标准,充分考虑了已变化的情况,对标准的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既有助于糖果新产品的开发,又有利于我国糖果工业与国际糖果工业的接轨,有利于我国糖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7月1日起消费者将吃上“标准”糖果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糖果行业标准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届时,消费者将吃上“标准”糖果。
    据悉,新制定的糖果行业标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共分9件,规定了糖果的术语和定义、类型,适用于管理部门、检验机构、糖果行业、食品企业划分糖果的类型,其中新修订的7件强制性标准将分别替代1992年版本。
    目前,糖果的全球人均消费量为3公斤左右,而我国只有0.8公斤。近几年来,由于国外糖果新技术、新设备、新原料的引进,国内糖果行业有了很大变化,新产品不断涌现,如无蔗糖硬糖、复合型太妃糖等。而我国原糖果行业标准是1992年发布的,内容已不适应现行需要。



    中国风味糖果小点走俏马来西亚

    据外电报道,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糖果及饼干近年来作为新口味的食品,已居马来西亚成为新年的首选食品。据《南洋商报》的报道,中国的这类应节食品种类多样,其中夹心糖、绿豆花生酥、炒米饼等在当地都十分受欢迎。



    儿童糖果问题多

    如今的糖果日趋"娱乐化",不仅本身成为玩的道具,连包装也变得妙趣横生,给孩子带来不少乐趣,但五彩斑斓的颜色背后令人担忧。
近日,记者从一些糖果店和超市看到,五花八门的糖果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兴趣。乍看它们的外表就像各种玩具,如小石头、小老鼠、小手枪、小汽车等,连记者看着都感到好玩。
    几位家长向记者道出他们的忧虑,这些糖果都是花花绿绿的颜色,肯定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色素,并且价格还挺高。但孩子喜欢,不买还不行。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个体商贩和生产厂家不按规定,在食品和饮料中随意使用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孩子若长期食用含色素的糖果,不仅会在体内蓄积毒素,更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孩子出现任性、自制力差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
    家长们呼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手段,治理整顿随意使用人工合成色素行为。                                      

[ 本帖最后由 于 2025-07-12 15:17 编辑 ]社区服务, 会员, 功能
举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