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多位“老常州”应邀走进常州糕团店,出席“名点名小吃传承发展”座谈会。鸡汤馄饨、重阳糕、大麻糕、四喜汤团,一番品尝之后,大家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近期,常州传统名点老字号纷纷举行座谈会,主动邀请“老常州”把脉,努力在传承发展方面寻求新突破。
今年“两会”民建常州市委的提案“重塑常州十大名点,振兴地方特色文化”,激起了社会各界对常州传统小吃名点的热情关注,近期钟楼区打造传统名点餐饮城“缤纷亚洲”的消息传出,更引发了媒体和社会关注,名点名店的经营者备感责任重大,在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支持下,多次举行座谈会,从质量、档次、口味等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
应邀前往的“品尝师”,都是对本土餐饮怀有深厚感情的“老常州”,如德高望重的原市领导,文化界、餐饮界资深人士,以及百年老店的点心师傅等。老领导洪文鑫说,常州小吃确实有特色,但因种种因素难以常年稳定保持高标准、高品质,他建议传统小吃要钻研“标准化生产”课题,对原材料和制作流程制订统一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必需整改后方能恢复生产,这样可以较好地保证稳定的质量,同时提高市场声誉。老领导孟金元建议做好“引进”和“改进”两篇文章,多向兄弟城市学习,借鉴好的做法、新的做法,不断改进,跟上时代和市场变化的要求。薛锋言简意赅提出三点建议:保持传统,保证品质;方便群众,改进包装;讲究卫生,提升档次。